砥砺奋进的5年 生态文明建设在海南
三亚珊瑚礁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珊瑚礁生态系统焕生机
“海底沙漠”今变生态乐园
游客在三亚海域潜水,观看海底珊瑚。海南日报记者 武威 摄
海南日报记者袁宇
“有的珊瑚形状如鹿角,有的珊瑚长有羽状触须奇形异状、色泽艳丽,还有鱼群往来穿梭,真美!”7月21日,重庆游客张依依在微信朋友圈晒出了自己在三亚市西瑁洲岛旅游区的潜水照。神秘的海底世界里,五彩斑斓的珊瑚、丰富的海洋生物,让初次潜水的她兴奋不已。
带张依依潜水的教练王秋群,世世代代居住在西瑁洲岛,以渔业捕捞为生。“以前靠毒鱼、炸鱼、采挖珊瑚……不仅耗光了资源,破坏了环境,生活也越来越艰难,”说起过去,他感慨不已,“破坏最严重的时候,不用说鱼群,海底连珊瑚都见不到。”
改变从1990年开始,这一年,三亚珊瑚礁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成立,保护区自东向西由亚龙湾片区、鹿回头半岛——榆林角片区和东、西瑁岛片区三部分组成。珊瑚礁该怎么保护?设立了保护区就能保护好吗?保护区成立后,一连串问号接踵而至。
西瑁洲岛附近的珊瑚礁生态系统破坏严重,不仅覆盖率低,环境恶化也导致珊瑚苗成活率偏低。对此,保护区首先运用人工培植的方式,通过将海底截肢的珊瑚在陆地培养后再放回海底的方式,提升珊瑚苗的成活率;通过将截肢的珊瑚移植在人工礁向适合珊瑚生长的海底沉入的方式,提升珊瑚覆盖率;通过加强海上巡查力量,严厉打击非法破坏行为。
数年苦功,珊瑚礁覆盖率虽然逐步回升,但破坏珊瑚礁的现象仍有发生。
“保护区内禁渔捕、禁采珊瑚,但我们渔民得过生活啊,所以大家就偷着挖。”王秋群透露,当时的渔民时常与保护区的巡查船“打游击”,“大家都知道这不是长远之计,但是却没有别的好出路。”
三亚珊瑚礁国家级保护区显然也清晰地认识到了渔民们的困难。由“堵”到“疏”,保护区对生态旅游开发企业进行准入管理,开展生态旅游项目,为渔民谋出路。
“有了就业机会,谁还愿意冒险和保护区‘打游击’!”王秋群说,渔民变身旅游公司的员工后,非但再也不炸鱼、不采挖珊瑚,而且还争着保护起珊瑚礁来,“因为鱼群越多,珊瑚越美,就有越多的游客前来,这片珊瑚海已经成了我们的‘金饭碗’!”
为了保卫生态环境,保护渔民们的新饭碗,三亚也频出妙招。“不仅严管城市污水排放,严控陆源污染。还通过严肃治旅,整顿旅游市场秩序,进而保障珊瑚礁保护区的生态秩序。”三亚珊瑚礁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处主任傅捷说,三亚还出台了多部用海生态补偿办法,用立法保护海洋生态。
饭碗问题解决了,渔民们对待珊瑚礁保护区的态度自然也180度大转弯。“以前很抗拒巡查船,甚至希望保护区没有巡查船,而现在盼着他们换新船,换更大的船!”王秋群笑着说,今年保护区配备了18.8米的玻璃钢快艇和100吨级的执法船,“看着威武的大型巡查船,我们的心里觉得更安稳了。”
让王秋群高兴的是,三亚珊瑚礁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还建起了珊瑚礁修复基地与珊瑚展览馆,定期对游客和相关企业员工进行珊瑚礁知识普及。“里面有各类珊瑚标本,鹿角的、树状的、花瓣样的……有名字的就有100多种。”不仅王秋群自己常去观赏,他还会带着自己的家人一起去感受珊瑚的美丽。
在地方政府、保护区、渔民多年的共同努力下,曾经荒凉的“海底沙漠”如今早已是各类海洋生物的乐园。
“保护区现有造礁珊瑚110余种,各类动植物近500种,还有玳瑁、绿海龟和中华鲎等濒危物种。”傅捷笑道,目前保护区正在开发珊瑚礁数据管理系统。今年9月,全新的珊瑚礁监控中心将投入使用,珊瑚培植将从实验室走向大海,从定点人工移植到全面铺开培植,将进一步提高珊瑚礁覆盖率,“未来3-5年内,珊瑚礁覆盖率有望达到50%。”
如今,到风光秀美的鹿城潜水看珊瑚,已然成为这座知名旅游城市吸引游客的又一“金字招牌”。
(海南日报三亚7月26日电)
责任编辑:吴立婷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