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海东:三亚互联网产业“乘风破浪”奋勇前进

作者:刘丽萍 来源:南海网
2017-04-24 09:08:45
分享

南海网、南海网客户端三亚4月21日消息(南海网记者刘丽萍实习生朱偌瑶)搜索、点击、下单,完成这串动作只需要一分钟,家住武汉市的王凯就能在24小时内吃到来自海南三亚的新鲜海鱼,平时嘴“馋”热带水果,他也通过互联网采购,每天跟上门送货的快递员比老朋友见面还要频繁。

刘海东:三亚互联网产业“乘风破浪”奋勇前进

  三亚市互联网协会秘书长刘海东。南海网记者刘丽萍摄

距离千里之外,居住吉林长春市的郝蕾在网上报了一个五天四晚的旅游团,第三天就搭上了飞抵三亚的航班,零距离感受碧海蓝天……这是互联网与三亚交集的一个缩影。

当不少人回顾近年来三亚的变化,一个不争的事实是,互联网已经与这座城市密不可分。“三亚的旅游行业包括吃住游购娱,几乎都离不开互联网,就跟鱼离不开水一个道理。”4月21日,三亚市互联网协会秘书长刘海东在接受南海网记者采访时这样形容。

前世今生

如果时光倒流几年,这些都很难实现。2005年以前三亚还是真正意义上的“天涯海角”,不但地理上与大陆隔海相望,在网络空间里也几乎被边缘化。

在三亚从事互联网行业10多年的刘海东被业界称为“第一个吃螃蟹的人”。他讲述,2005年开始,一些从岛外学有所成并具备互联网工作经验的“闯海人”出现,随之第一批公司化、团队化运营的三亚本土网站诞生,三亚的互联网步入发展快车道,“我大学主修经济学,毕业后一直想创业,2005年瞄准机会跌进了互联网的‘深渊’,一发不可收拾直到现在都在跟互联网打交道。”

形容互联网是“深渊”一点不为过。刘海东打趣说,“站在互联网的风口上,猪都能飞起来,但这阵风一停,猪终究还是会摔下来,惟有不浮躁和不懈坚守才是作为互联网的要义和本质。”2010年是三亚互联网产业发展的一个分水岭,因为本土互联网公司大多是商业网站,更多的是从事海鲜、餐饮、婚纱、旅游等行业的推广营销,这时随着各种类型的全国性行业网站的纷纷进驻,客户资源被分割抢占,本土互联网企业备受冲击,不少公司成为铺路“烈士”。

冬天到了,春天就不会远了。挺过了这个被认为三亚互联网产业发展艰难的时期,随着宽带网络的普及,三亚各类互联网平台、技术应用、电子商务、网络营销等得到空前的繁荣,互联网产业的发展让三亚市民实现了“足不出户”的便捷,也让三亚游客享受到了“互联网+旅游”的星级体验。

几经沉浮,2015年三亚互联网产业真正迎来了“春天”。刘海东告诉记者,2015年至今,随着智能手机的全民应用,智慧大数据应用、电子商务的普及,尤其是2015年6月以来,“关于海南省加快发展互联网产业的若干意见”的发布、三亚市互联网协会的成立、首届三亚市互联网大会的举办、2017年4月三亚扶持互联网产业发展政策出炉,三亚进入了智慧互联网+实体行业的融合时代。

美好蓝图

互联网不是万金油,但没有互联网是万万不能。三亚的互联网产业要如何做出特色?本土互联网企业一直在选择和试水。

“一个区域城市的经济发展重在实体经济,互联网本质是信息化,可协同和提升实体经济的效率,不管宏观经济还是微观经济,并不存在所谓互联网颠覆和冲击实体的命题,相反,是融合和加速实体的生产效率。”刘海东说,三亚的互联网要结合本土的实体经济发展趋势乘风而行,实现“互联网+某行业”商业模式的差异化发展。

刘海东分析说,三亚一方面没有北上广的互联网产业集群和虹吸效应,走技术性方向有难度;另一方面从经济学角度来看,三亚是一个外向消费型经济城市,旅游业一直以来都是三亚经济的支柱,在此产业链上,餐饮、海鲜、婚纱摄影、酒店住宿、地产等企业、商家都在利用电子商务手段来销售产品或推广品牌,所以三亚的电子商务业态形成了三亚互联网一道特色:中国区域城市各行业运用电子商务最为普及的城市之一。

当然,随着云计算、大数据等概念不断深入人心,互联网的下一次升级正逐渐萌发。在这条路上,从来不缺乏领先者,在任一阶段,都有人享受到被掌声和钟声放大的辉煌。

但对于三亚互联网的明天,刘海东充满信心:“互联网代表着一种先进的生产力,我相信,随着三亚扶持互联网产业发展政策的落地和深度发展,三亚互联网将进一步融合农业、渔业、旅游、美丽乡村、公益、大数据应用等方方面面乘风破浪、努力发展,这座城市也将借‘互联网’东风全速奔跑。”

【相关报道】

三亚扶持互联网产业发展政策出炉 年资金将超2亿元 |附全文

政策解读:扶持互联网产业发展政策将助力三亚建成国家级智慧旅游城市

分享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