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届黎族文化论坛在琼中举办论坛向黎学研究者发出倡议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17-03-31 20:58:08
分享

3月31日上午,在春暖花开的时节,在海南黎族苗族传统节日三月三隆重举行的日子里,在百花岭下富有浓郁民族风情的美丽琼中,第二届黎族文化论坛如约举办。

中国艺术研究院、民族出版社、中南民族大学、咸宁职业技术学院、广东技术师范学院、苏州科技大学、重庆大学艺术学院、海南省文化广电出版体育厅、海南省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海南省社会科学联合会、海南省委党校、海南大学、海南师范大学、海南热带海洋学院、海南医学院、海南出版社、海南省博物馆、海南省群众艺术馆、海南省民族博物馆、海南省民族研究所、昌江黎族自治县博物馆、中国人民解放军南部战区某部、琼中黎族苗族自治县和平镇政府、东方市天安乡政府、海南省作家协会、海南中元市政工程设计有限公司、海南森祺制药有限公司等单位的专家出席论坛或为论坛提供学术文章。

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勤学而交流,则博学而睿智,交流是知识保持鲜活的法宝,交流也是学术不断创新的阶梯。出席论坛的老领导王学萍、林安彬发表了重要讲话,对黎学建设和发展表达了殷切希望,为黎学研究提出了建议。中共琼中黎族苗族自治县县委书记孙喆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致辞,十多位黎学研究专家,就黎学学科建设、黎族革命斗争史、黎族习惯法、黎族文身、黎族语言、黎族音乐、黎族婚姻等问题发表了主旨演讲。

本次论坛有三大特点:一是层次高,本届黎族文化论坛是由海南省人民政府主办,多名省级领导光临论坛,众多资深研究黎学的专家出席并撰写文章,数十篇质量较高的学术文章。二是出席或报名参加论坛的人数多、单位多,提交的论文多。报名参加人数有一百多名专家,共收到学术文章67篇,涉及黎学学科建设、历史、革命斗争、语言、黎峒组织、习惯法、合亩制、建筑、文身、婚姻、宗教、节日、扶贫、黎锦、制陶、旅游、教育、工艺、音乐、舞蹈、黎药、狩猎等内容,这在以往学术研讨会上是没有见到的。三是文章有深度,有新观点、新材料、新视野。许多文章,研究者将黎族文化放在“一带一路”、生态保护、全域旅游、信息化、城镇化等大背景下思考与研究,与时代背景紧密结合一起,勇于研究现实问题,这些文章观点新颖,实用性强,为党和政府进行民族工作提供了决策依据。

本届论坛向广大黎学研究者发出三点倡议:

一是要勇于填补黎学研究的空白和薄弱环节。与汉学、藏学等显学学科相比,黎学还是一个比较年轻的学科。黎族体质人类学研究不多,几乎是研究的空白。黎族通史研究,特别是研究黎族与海南岛早期文明的关系,理清黎族发展的基本脉络。加大对现实问题研究,如黎族性格、风俗与黎族经济社会发展研究,黎族传统文化与全域旅游研究,黎族文化适应性与外出务工研究等。

二是走进千家万户,大兴调查研究之风。田野调查是民族学研究最基本的方法。回望民族学和黎学学科的发展历史,那些能够成为传世的有影响力的民族学著作,几乎都是田野调查的结晶。建议学者们不要依赖图书馆和互联网,走出书斋,背起行囊,到黎村去,那里才是黎学研究富饶的土壤,只有在那里扎下根来,与黎族人民打成一片,黎学研究才能结出丰硕的果实。

三是加强合作与交流,共同推进黎族学科向前发展。武汉、广州等地过去曾是黎学研究的中心。近一、二十年,海南本地黎学研究事业发展较快,出现一批在国内有一定影响的学者。建议大家加强联系,取长补短,合作共赢,就一些难点、重点课题组织攻关。提升黎学研究水平,提高黎学学科地位。(中国日报海南记者站)

分享
标签: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