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少功新作《日夜书》研讨会16日长沙举行

来源:中国日报海南记者站
2013-09-12 20:15:29

9月12日,记者从海南省文联获悉,由海南省文联和湖南省社会科学院联合主办的“韩少功长篇小说新作《日夜书》研讨会”,将于本月16日在湖南长沙举行。

据了解,届时将有中国作家协会和国内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多所著名高校的著名作家、评论家及海南省、湖南省的作家、评论家约40人参加研讨。其中包括中国作家协会创研室主任梁鸿鹰,北京大学教授韩毓海,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张柠,上海交通大学文化与文学研究中心主任、教授何言宏,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李遇春,海南大学文学院院长刘复生,湖南省作家协会副主席、著名作家王跃文,湖南省作家协会副主席、著名作家何立伟等。海南省文联专职副主席、海南省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席李少君等作为主办方的领导和评论家也将出席。

韩少功的长篇小说新作《日夜书》共20万字,于2013年1月由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单行本,全文刊载于2013年第二期的《收获》杂志。2013年4月18日,在海口举办的第23届全国图书交易博览会上,《日夜书》成了热门读物,现场签名售书,吸引了众多的文学读者。

对于书名,韩少功解释说,“《日夜书》可以理解为日和夜的关系,这里有阴和阳,能够带给人一种时间的漫长感。”韩少功说:“《日夜书》是一本描写知青一代人群像的小说,从他们知青年代,一直写到现在,但重点还是这代人在当下的命运。”

再次书写知青题材小说,韩少功称自己对知青的思考已经和过去有很大的不同。他说“随着年龄与阅历的增长,看问题的视觉和感受的深度会不一样”、“每一代人虽然经历特殊,但人性是普遍的、永恒的,甚至有一些人性的问题会一代又一代地重演,在前人的身上也可能看到自己的影子。”

今年1月,韩少功刚刚过了60岁生日。在这个年岁到来之际,韩少功带来的这部新作品有一定的纪念性,他把这部《日夜书》当作献给自己这代人的纪念。他说“所以我在这里写的就是我们这些60岁的老家伙。”“中国的知青和老三届都要60岁了,很多人都陆续退休了。所以我通过这部小说来做一个回顾,而且也正是合适的时候。”

《日夜书》出版发行后,很快在文学界和读者群引起了广泛的影响。很多读者认为,韩少功的小说常常散发出浓重的泥土气息,这一次也不例外。这部小说通过刻画“后知青”、官员、工人、民营企业家、艺术家、流亡者等各种不同人物形象,讲述“50后”从知青年代到转型时期的人生轨迹和恩怨纠葛,折射出人性的光辉和时代的变迁。这是知青一代的精神史,具有社会广角与人性深度的心灵书写,灵动的言语表达与深刻的思辨自然融合,是当代文学的独步标高之作。《收获》执行主编程永新说,“从这部小说里看到的是一群知识分子思想脉络的梳理,描绘了中国当代复杂思想的起源和脉络。小说叫《日夜书》,这跟小说蕴含的思想吻合,有白天就有黑夜,有正面就有反面。”有评论家认为:韩少功是三十年来一直保持了强劲创作活力的作家,这种活力来自于作家对现实生活不断的掘进能力,不像有些作家写着写着却逐渐丧失了现实感。《日夜书》读来就有一种令人难以释卷的感觉。在这部作品中,作家或精细或漫画似地刻画了一系列鲜活生动的同时代人群像,无不富有启示意义;同时,小说里还不时穿插了大量雄辩而富有深度的精神剖析,展示出作家庞大的对于时代、现实和人生的吸纳、消化能力。

长篇小说《日夜书》的作者韩少功,是我国当代著名作家,早在1980年(《西望茅草地》)、1981年(《飞过蓝天》)就相继获得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海南建省前调来海南作家协会,先后担任《海南纪实》主编、《天涯》杂志社社长,历任海南省作家协会主席、海南省文联主席等职,现为海南省文联名誉主席。在海南的二十多年时间里,韩少功在做好海南文艺界的组织、联络、协调工作的同时,关注社会生活,笔耕不缀,创作了大量的文学精品。《马桥词典》获上海市第四届中长篇小说优秀作品长篇小说一等奖(1998年)、获得美国第二届纽曼华语文学奖(2010年);《暗示》获得第二届华语文学传媒大奖年度小说奖(2002年);《山南水北》获得第四届鲁迅文学奖全国优秀散文杂文奖(2007年);《赶马的老三》获得首届萧红文学奖(2011年);韩少功还获得法国文化部颁发的法兰西文艺骑士勋章(2002年)。他的作品有三十多种外文译本在境外出版。(记者 田亦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