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4日,海南省西北部的部分地区出现37℃以上的高温。海南省气象部门预计,15日~18日海南省北部内陆、西部内陆和中部局部地区将持续35~37℃的高温天气,个别地区将达38~39℃,其余地区33~36℃。
据海南省气象部门的数据分析,海南岛35℃以上高温主要出现在春季和夏季(3~8月),年平均约为19天。最早1月28日即出现(昌江,1964年)。西北部地区高温出现最多,一般年平均为20~40天,其中最多为昌江,年均高温日数达47天,其次澄迈43天;高温天气在南半部沿海地区极少出现,三亚、东方年平均约1天。海南各地极端最高气温基本上出现在4-6月,高温极值由西北向东南地区递减。只有澄迈、临高、儋州、昌江、白沙5个市县出现过40℃以上高温,澄迈最高,达41.1℃(1994年5月3日),其中澄迈4天,其余4市县仅2天,出现月份在3、4、5月。
海南高温主要出现在春夏季节。在春季和初夏季节(3-6月),当海南受西南或偏西干热风控制时,易出现高温,极端最高气温也出现在这一时期。夏季,当海南处于副热带高压控制下或者热带气旋前缘的下沉气流影响的情况下,易出现高温天气。海南高温的空间分布除与影响的天气系统有关外,地形的影响不容忽视。在海南岛中部山脉的作用下,五指山以北地区,特别是本岛西部和北部地区常处于西南风和偏西风的背风坡,出现下沉增温作用,因此,易出现高温;而五指山以南地区处于西南气流的迎风面,下沉增温作用相对弱,气温升高比五指山以北地区弱。
但总体而言,海南虽处于热带,平均气温高,但由于雨水较多,加上有海风调节,夏季高温天气不太突出,极端最高气温与内陆地区相比要低。
气象专家提醒公众和有关单位做好防暑降温工作,白天尽量避免或减少户外活动,尤其是中午前后不要在烈日下外出运动;若外出,应采取防护措施,如打遮阳伞,穿浅色衣服,不要长时间在太阳下暴晒;白天阳光强烈,空气湿度大,人体感觉闷热,出汗较多,容易出现口渴、心情烦躁等现象,要注意作息时间,保证睡眠,多喝水。有关部门应注意防范因用电量过高,电线、变压器等电力设备负载大而引发火灾。(记者 刘小利 熊瑛 通讯员 张春花)
推荐